校本研修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发展 > 校本研修 > 正文
帮助小学阶段学生建立量感研究策略课题结题报告
发布日期:2020-10-26    作者:庄伟明

一、问题的提出

小学数学中设计许多计量单位,这些计量单位的认识都是和实际的问题紧密相连,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量关系有重要意义,学与用总不能很好的结合起来。不论是学生应试还是实际运用,总有学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比如学生认为课桌面积大小为1平方厘米;铅笔的长度为50厘米;小明身高是130米;集装箱载重50千克;在解决一把断掉的尺,无法从0对齐时,若所测量的物件是从刻度713,学生会错误地在间尺上由7数到13,并认为该长度是7厘米。究其错误原因,是学生对这些“量”不能很好的感知体验。要避免出现这样的错误情况,在不同“计量”中要使用不同的方法。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量感”的培养必须在纵向课程中螺旋式地渗入及巩固,并需要理解各阶段学生度量概念的认知发展,所以,多方式建立量感必不可少。

二、实践的意义

小学数学中设计许多计量单位,这些计量单位的认识都是和实际的问题紧密相连,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量关系有重要意义,学与用总不能很好的结合起来。不论是学生应试还是实际运用,总有学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部分单位使用场景远离学生生活,学生缺乏感知。学生在生活中对基础单位的使用较多,如米、斤等,学生通过量身高、称体重等活动可以获得对此类单位的直接经验和形象感受,接受起来相对容易,也能使用这些单位进行一些简单的估测。而部分单位,如克、吨等,虽然生活中也多有使用,但学生通常难有接触、使用的经验,因而理解起来“云山雾罩”,更遑论进一步运用此类单位进行有效的估测了。

三、研究问题分析

“量感”指视觉或触觉对各种物体的规模、程度、速度等方面的感觉。具体来说,就是对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粗细、方圆、厚薄、轻重、快慢、松紧等量态的感性认识。量感的培养有助于理解量的概念,加强对数量的感知,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估算、估测能力。

在《课程标准》中第四部分内容标准要求——常见的量:

一、二年级:

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以及它们的进率。

2、认识钟面,联系实例建立时、分、秒的实际时间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看、记钟面上的时刻;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刻。

3、联系实际,认识米尺,通过测量常见物识毫米(mm)、千米(km),

体等活动建立1米(m)、1分米(dm)和1厘米(cm)的实际长度观念,认识毫米(mm)、千米(km),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初步感知量源于量。

三、四、五年级:

1、通过称物、掂量等体验活动,建立1克(g)、1千克(kg)的实际重量观念,了解一吨的实际重量,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

2、联系生活经验,知道世纪、年、月、日及其进率,能判断大月、小月与闰年、平年。

3、知道角的大小与度量单位,知道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周角。

4、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知道面积的含义,建立1平方厘米(cm2)、1平方分米(dm2)、1平方米(m2)的实际面积观念。

5、认识面积单位1平方千米(km2),知道所学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其中生活中常见的主要可分为两类:一是较直观的量,如长度单位的米、厘米等,这类可以具体表现出来;一是较抽象的,如质量单位的千克、克和时间单位的时、分等,这类只可意会、难以言教。

    如何让学生更好理解和掌握这些呢?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学生最能理解自己亲身参与动手实践的东西了。因此,教师可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获得对的独特感受。

这样学生通过亲身参与的实践活动,亲身去体验有多长、有多重、有多久,而获得对的独特感受,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发展学生的量感

四、研究的目标

1、  借助参照物,通过单位表象特征中建立量感。

2、  借助实践,在生活中、课堂中理解量感。

3、  借助估测,在发展估测能力中提升量感。

五、 研究的内容

1、借助身体各部分来感知量感。在教学长度单位时,用眯眼表示1毫米,指腹来表示1厘米,展开双臂表示1米。通过用身体做去感受物体的长度,从而发展学生的量感

4、  虽然“计量单位”由于所描述的客观事物不同,其教学的载体和方式也有所不同.但都离不开学生的体验活动。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计量单位的课堂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生活的感悟。所以,打造生活化课堂,有助于促进学生形成量感

5、  估测,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要鼓励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丰富发展估计策略,有效的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估测能力,提升量感

六、研究的成效

  (一)探索出帮助小学阶段学生建立量感的具体方法

1、借助参照物建立模型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量感”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进行“量感”教学时,教师应该为学生构建数量关系的模型。生活中常见的“量”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较直观的量,如:长度单位米、厘米等;二是较抽象的量,如质量单位千克、时间单位、体积、容积单位等。如何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些单位,我们常常可以借助一些参照物来帮助学生建立量感。比如在教学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等相关量时,除了用直尺让学生感知1厘米、1分米,还可以借助身边的小物件或者身体来感知“量的表象”。比如,1厘米就是差不多1个指甲盖的长度,1分米就是大约一个虎口长度,1毫米大约1枚硬币的厚度等。到了高年级学习了更加抽象的单位,比如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在教授这节课时,有这样一个环节,填合适的单位:一块橡皮的大小约12   );一个微波炉的大小约50   );一部手机的大小约(   )。虽然学生已经认识了体积单位,但如果直接去填单位而没有参照物比对对学生来说十分困难,也很抽象,对于高年级来说借助参照物来感知量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1立方厘米大约是一节手指的体积,1立方分米大约是一个粉笔盒的体积等。

2、通过实践操作将概念具象化

教师教学参考书中,针对“图形”领域的教学内容,提出要让学生“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展开学习”,并提出要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思考、想象、交流等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基本图形的基本性质”。因此,教材设计了大量观察、操作、思考、想象、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有挑战性的、充满想象和富含思考的过程中,体验图形的性质。例如在三年级“谁围出的面积大”这节课中研究了在周长相等的情况下,怎样围出的图形面积最大。学生在这节课中利用指定数目的小棒进行拼搭,并利用实践操作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思考,从而得出结论。如果这节课脱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完全由老师将结论说出,那么这节课对学生来说是毫无意义的,只有借助实践,才能加深他们学习的印象,才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又如二年级“三角形与四边形”这节课中,让学生自己在脑海里想象出一个由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三角形。想象的过程看似只有短短几秒钟,但学生们一个个闭眼的样子又特别认真,说明了三角形的形成特点已经通过想象深深地印在了他们的脑海里,想象帮助他们建立了对图形的量感。在生活中往往需要计算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等。如给一个相框配一块玻璃,需要学生计算出相框的面积,而计算相框的面积需要测量相框的长与宽,这一系列的活动需要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

3、将估测落到实处

    在单位教学中,例如1平方厘米的大小,我们可以安排一系列的活动:做一做,自己尝试做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看一看,让学生看看1平方米的正方形的大小;想一想,闭着眼睛想一想1平方厘米的大小;最后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到接近1平方厘米的物体的面,从而推及到2平方厘米、5平方厘米的大小,到最后数学书表面的大小,铅笔盒表面的大小等,在一步一步估测的过程中,使自己量的感觉越来越强。又如三年级要求学生借助简单的工具(如方格纸)来测量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有效的借助于工具获得相关图形面积的近似值就是在估测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量感。二年级的计算教学中,常常会有学生出现像176+68=144的情况出现,其实在计算之前她先进行估测也能够知道176加一个两位数一定是比176大的,她可以先估测一下18070约等于250再进行计算,在估测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自己的量感。

(二)学生的量感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研究表明,采用借助参照物,借助实践以及借助估测的方法,从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们对“量”的感知能力,一部分学生从一开始面对长度、面积等进行盲目性和主观性的估测,逐渐提高了其准确性和有效性。教师再实践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自我质疑、自我反思,不断更替自己所设计的操作活动环节,从使学生手中有物,眼中有体,脑中有像。学生再培养和提升量感的过程中不仅有效提高了对新受课认知的效率,而且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附:参考文献

1、《数学教学论》 曹一鸣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2、《怎样学习最有效》 王泉根 著 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4年)

3、《学习心理学》第三版 德里斯科尔著  王晓明等译 (2008年)

4、《现代教育评价基础》 吴钢 著 学林出版社(2006)

5、《新课程:怎样进行小学数学学习评价与测试》 李建萍 主编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

6、《教育大词典》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

7、《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刘兼、孙晓天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白鹤小学   庄伟明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