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区白鹤小学 王惠云
案例背景
本课选自地图版小学信息科技第一单元《走进身边的信息》,知识与技能部分是能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信息,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社会,初步了解信息的含义,知道信息具有时效性、共享性、传载性和真伪性。教学设计围绕生活中的实例分类展开小组讨论,借助互动游戏和实例,体验信息的特征。
案例正文
一、交流互动,引入新课
【过渡】
通过刚才的问答,了解到我们可以用眼睛、耳朵等感官从自然界、各种媒体还有与别人交流等各种渠道获取和交换信息。我们生活的社会充满了信息,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社会。
归纳信息的定义:信息是指对人们有有的数据或消息。
二、归纳定义,实例辨析
同学们对信息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接下来我们一起更多的了解信息。
实例辨析
1.明天可能会下雨,也可能不下。
师:你们认为这个是信息吗?
生:是信息。
师:为什么你认为是信息?
生:是一个模糊的信息,又觉得会下雨又可能不下,对我们没用。
2.老师手里的这张纸,是信息吗?(认为是信息的同学手举你们手中绿色的牌子,认为不是的同学手举手中红色的牌子。)
生:这张纸是一张白纸,上面没有信息。
生:纸上印刷的内容是信息,纸不是信息。
师:纸是载体,它能够承载信息。
【过渡】
当我们认识一位新朋友的时候,总是会想了解一些他的特点。比如:长什么样子?高矮胖瘦?有什么兴趣爱好?谁能说说看信息是什么样子的?
三、实例分析,初步感知
1.小组讨论:为老师给出的8个生活中常见的信息实例找朋友,并说明理由。
提示:找找看,这些例子,哪些是有相同特点的,可以把他们的序号填在方框里。
⑴登陆网站时,收到网站官方发来的验证码短信:您的手机验算码为:818218,请在30分钟内完成验证操作,如非本人操作请忽略。
⑵老师教我们全班所有同学唱《大中国》。
⑶远方的朋友,可以用手机听到我的声音,
⑷浏览网站时,有时候会弹出虚假恶意的广告。
⑸已经过期的游乐园门票,是不能使用的。
⑹我们校园网上的新闻,可以被许多人看到。
⑺即使我不在现场,仍然可以在电视上看到体育比赛的现场直播。
⑻《狼来了》的故事里,放羊的孩子用“狼来了”的谎话欺骗别人。
2.互动交流,你是怎么填的?为什么这样填?
生:第一个和第五个有时间的限制。
生:第二个和第六个都是一个对很多。
生:第三个和第七个都可以看出距离很远,但是仍然可以看见和听见
生。第四个和第八个都是假的。
老师总结:第一个和第五个是信息的时效性,第二个和第六个是信息的共享性,第三个和第七个是信息的传载性,第四和第八是信息的真伪性。
【过渡】
我们刚刚凭着自己的经验和感觉,对生活中的信息实例进行了分类,对信息的特点有了初步的感性认知。接下来,我们通过一组小游戏,体验一下信息的特点。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从学生的身边的信息入手,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游戏和辨析,层层递进,让学生对信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8条信息的辨析,让学生对信息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信息它有许多我们所不知道的特点,本课通过辨析,让学生对时效性、共享性、传载性和真伪性有了了解,通过游戏环节,学生更深刻的体验了信息的特征,明白了信息是可以共享给别人的,信息是可以通过一些载体来传递的,信息有真有假,信息更是有时间限制的。本课的教学设计起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案例点评。
本课的知识与技能点设置的特别的与众不同,我们平时在教第一单元走进信息世界时,基本上都是通过声音、图片、视频、新闻或其它的一些媒体让学生感知信息的存在,了解信息无处不在,我们现在更是处在信息的时代,让学生知道信息是如何获取、处理和传递的。基本上是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学生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本课的教学设计就比较有特点,他不仅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信息,更通过教学策略的跟进,让学生知道了信息的四大特点,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辨析、游戏巩固,让我们的学生知道了信息的时效性、共享性、传载性和真伪性。教学内容别一生面,教学效果也显而易见,学生不仅理解了信息,知道了信息的特点,更对信息的认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特点是时效性、真伪性的理解,让学生对信息的理解和处理有了更明确的领悟。这是我们平时的课堂无法达到的高度。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教学内容的立意又是如此的高,这些内容在中学的教学大纲上有体现,在小学段还未出现。老师大胆的选用了这一教学内容,通过自己巧妙的教学设计,将这些教学内容一一出示在学生面前,选用学生身边的案例,让他们能够理解并体会。这是一堂非常成功的课,让学生对信息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也给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在小学、中学、高中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教学大纲内容的比对,在各年段设计不同的阶段,让我们的教学内容得到更好的承接,让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更好的培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