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发展 > 教师培训 > 正文
关注学情—课堂教学艺术的灵魂
发布日期:2014-12-15    作者:
   曾看过一个故事:在一间无人居住的房子外,一只不知名的鸟儿总是每日准时光顾。它站在窗台上,不停地一头撞击玻璃,然后悲壮地落回窗台。它坚持不懈,每日总要撞十来分钟,而后又跌回窗台,随即离开。人们好奇心大发,纷纷猜测它大概是为了进那房间。而就在这鸟儿站立的窗台旁,另一扇窗户是大开的。于是得出结论:这是一只笨鸟。直到有一天,好事者带来望远镜,一切才真相大白:窗玻璃上粘满了小飞虫的尸体,鸟儿吃得不亦乐乎,众人哗然。我们的语文教师很多时候不是也喜欢将自己的思维方式强加给学生,而且自以为是吗?一篇课文的重难点由教师说了算,学生一读就懂的地方偏要喋喋不休,学生真正不明白的地方,教师反倒一带而过。教师备课钻研教材天经地义,真正去进行学情调查研究的却少而又少,于是我们的课堂就只能“见物不见人”,我们的旧教案也便成了“以静制动”的传教之宝,“任凭学子轮换,我自岿然不动。” 这样,教师跟着教案走,学生只能是跟着教师走,不允许出现一点偏差,课堂当中哪来活力?哪里还有创造性思维?因此我们必须关注学情,研究学情,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更为精彩。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新课程中的教学行为应从对“教”的关注转向对“学”的关注,从对“学”的关注进一步转向对“人”的关注,也即不仅重视教,更应关注学;不仅重视学,更应关注人,更多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充分发展和个性发展。“学情”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能力差异和特点的具体情状,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最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因材施教”的理论主张,这与我们今天的“学情理论”一脉相承。我们施教的对象——学生,与生俱来就各不相同,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知识经验、思维方式、性格特点和情趣爱好。在语文学习中,更是有着“独特的个性化的理解”,因此,教学必须关注、了解学情,尊重、适应学情,从学生认知水平和发展可能出发,调整或优化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实际需要出发,调整学习内容的广度、深度和难度,从学生的认识能力出发,调整教学的起点、坡度和速度;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出发,设计或调整自己的教法,使学生能适应新教法。      那如何实施呢?我觉得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与各位老师探讨。         一、    关注起点——有的放矢        走进课堂,我们还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上课一开始,学生似乎都会了,都懂了,但教师由于事先已辛辛苦苦地备了很详尽的教案,只好生拉硬扯地把学生拉回来,让学生“懂装不懂”。有时教师认为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学生却答不上来。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对学生的起点估计不足。如果课堂中获取的反馈与预先估计有不一致时,我们应该对教学作出调整,从学生的认知起点来把握教学起点,增加教学的体验性和生成性。         二、    关注学生自学——俯身侧耳        叶圣陶先生说过:“凡为教者必须达到不须教。教师所务为在启发导引,俾学生逐步增益其知能,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这不正是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给学生充分的空间与时间让学生自学。但在自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不闻不问,放任自流,那将会存在不少问题,对于一些基础差的孩子或自制能力不强的孩子来说,这种自学将成为无效的自学。教师应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时刻关注学情,靠近学生俯身侧耳,对学生自学情况进行全面了解,重点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随时指导,点拨思路,及时反馈,推广学生好的经验,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自学的有效性。        三、    关注学生的合作—— 参与其中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已在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得到运用。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不是等待,不是观望,也不是干自己的其他事情。教师应成为小组讨论的一员,充当伙伴,参与其中,关注他们的合作情况,并对小组学习的过程做必要的指导。教师在巡视过程中,要关注讨论的进程,关注小组合作的成效,了解各组讨论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及时点拨,适时调控。         四、关注学生的读书——相机指导         我们不能把朗读仅看作是一种单纯的手段和技巧,而忽视了朗读的整体功效。老师要帮助学生理解、感悟语言文字的优美,引导学生借助想象进入角色,使自己的情感能和文章表现的情感相吻合,使朗读能起到表情达意的效果。 当学生读不出来,或读不好的时候,教师就有必要作些技巧上的讲解和指导。  如支玉恒老师在威海执教《桂林山水》这一课时,就时时刻刻在关注学生读书,敏锐地发现问题,及时地加以指导,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越读越有兴味,越读越有感情,在琅琅的读书声中课文也随之得到了理解。下面我撷取其中一个精彩片段与大家分享:一名学生站起来朗读这句:“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这位学生读得很平淡,支老师亲切地说道:“好像你一点也不激动啊!水清得连江底的沙石都可以看见,你不激动、不惊喜吗?怎么表达自己内心的惊喜呢?”(老师范朗读了这句,这个学生再读,这次大有进步。)支老师接着说:“对,你要激动是奔放的状态,你要静是比较柔比较慢,徐缓的柔和的;你要读惊奇的,就要比较快了,再读。”这名学生激动地再读,博得了其他同学和听课老师的热烈掌声。  可见,学生不是天生就会读书,就能读出感情来,老师一定要关注学生读书,善于发现,相机指导。       五、    关注“错误” ——开拓资源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我们要重新确立教育资源关:教育资源无处不在,学生的“错误”中亦蕴涵着宝贵的教学资源。思考错于可以暴露学生的真实思维,反映出学生建构知识时的障碍。教师要将错就错,因势利导,从伴随着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想法出发,进行引导点拨,引出正确的想法,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六、关注灵感——顺学而导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有时会出现一些“胡思乱想”,这往往得学生思维的灵感,或许是一种“奇思妙想”,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哪怕只有一点点新意,都应及时给予肯定。      上学期,我在上《可贵的沉默》这一课时,先进行了试讲。铃声响了,我从容不迫地登上讲台,面带笑容地上课了,一切都在我意料之中,当我一个问题抛下去时,马上小手如林,孩子们都答得非常好,在我的指导下,孩子们课文也读得非常有感情,下面听课的老师也不住点头称好。在引导学生精读感悟课文后,我问道:“同学们,读到这里,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没有?”孩子们接连说的几个问题都顺利解决了,正当我暗自窃喜时,突然课堂上出现了“不和谐”的杂音——“老师,课文为什么说是‘过了足足一分钟’呢?足足一般会形容时间很长,可是一分钟很短,那课文中的同学们怎么就觉得一分钟很长呢?”其实这个同学的问题提得非常好,可是由于我对学生的情况事先没有充分了解,没有想到学生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所以事先备好的教案就没有预设到这一点,再加上当时一慌,脑袋一片空白,只好搪塞过去,就让学生的这个灵感溜过去了。这个小插曲成了我这堂课最大的败笔。课后反思起来,我不禁捶胸顿足,追悔莫及,其实当时我只要抓住这个契机,顺势问学生:“是啊,他们为什么觉得一分钟很长呢?在这一分钟里他们在想些什么呢?”让学生展开讨论,找出原因就能顺势突破本文的重点难点,起到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课堂也会变得格外精彩。但是由于我上课时有没能时刻关注学情,没能及时运用教学机智,所以错失良机啊!  可见,如果教师只是在课堂上展示编制十分细致的教案,把课堂教学理解为只是演示教案的过程,就一定上不出鲜活的好课,就不能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吕叔湘先生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因此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灵感,把其变成自己教学的资源,顺学而导,才能把课上活呀!        一个真实的教育过程是一个在师生、生生积极有效互动的基础上实现动态生成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树立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观,关注学情,注重生成,让学生敏捷的思路、独特的创见来激活全班同学和教师的创新思维,使语文课堂成为孕育发展性人才的沃土。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