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发展 > 教师培训 > 正文
课堂教学改革是永恒的主题(节选)
发布日期:2012-05-30    作者:
回顾7年走过的路程,我们深刻地意识到,只有带着反思上路,不断加强课堂教学改革,才能真正落实课改理念。 冷静反思,发现问题 为此,我们很快从浮躁与狂热中沉静下来,开始深刻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否真正体现了课改理念?课堂教学究竟存在哪些问题?我们应如何立足课堂,彰显课堂魅力?从而让教师的专业素养不断变得深厚,让学生的后续学习能力得到更大的发展,让学校的办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为了找出问题,我们一头扎进课堂,深入调研。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尚存在诸多问题,有的甚至是严重的问题。 问题1.舍本逐末,过分追求课堂形式 (1) 满堂问取代满堂灌。 追问: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提得合适吗?有没有梯度和系统?是否有思维含量? (2)课件+表演 +讨论=自主合作学习 个别教师片面理解“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一节课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进行漫无边际的讨论或安排学生表演。讨论中,课堂上常常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混于其中,乐得清闲”,他们多半是在谈论与课堂无关的话题;表演时,课堂上绝大多数学生是表演者的“忠实“观众,思维未参与其中;课件展示,画面美轮美奂,学生一晃而过,心中未留下多少痕迹。这些教学,导致课堂上该凸显的教学重点未凸显出来,改突破的教学难点并未得到突破,学生该过手的知识并未过手。这样的课堂缺乏实质性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缺乏有价值的知识的生成。并未充分发挥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作用。 这类课程不但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还助长了学生对问题不作深入探究、不愿仔细倾听的恶习。长此下去,势必形成学生在学习上浅尝辄止的浮躁个性。这样的课堂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有勇于表现,口头表达能力强的优点,却缺乏扎实钻研,专注于问题独立思考的良好品质。 追问:单纯的课堂热闹就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吗?内容与形式,孰轻孰重?该如何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3)课堂评价缺乏原则,巴掌赞歌满堂飞。 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缺乏原则,一味叫好。答得好的,究竟好在哪里并未指出;答得不好的,怕挫伤学生积极性,不予置评,误导学生。 追问:评价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改如何正确引导学生? 问题2.照“案”宣科,课堂缺乏动态调整 有的课堂教学只是在执行既定教案,缺乏对教案自觉的动态调整。教师对学生的认知准备了解不充分;教学目标的设定成为教案完整的一种形式。教师想教什么与实际在教什么存在一定的脱节。 追问:教师想教什么? 教师实际又在教什么? 学生实际学到了什么? 问题3.缺乏专业引领的机制。 专家与教研员很少,一线教师很多,深入课堂,观察指导,与教师平等对话与交流。教师对教学行为的判断,大多是建立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需要先进理论与先进经验的引领。 教师未经课堂观察技术的专业训练,对课堂教学缺乏反省意识,因此对一些问题会视而不见。教师们很少被人系统的观察过,因此,他们很少收到有关如何提高他们教学效能的有价值的反馈信息或建议。 追问:建立一种什么机制,使一线教师真正在专业引领中受惠? 问题4.教师往往把课堂教学的问题归咎于学生,自身原因被忽略 人都有一种趋利避害的本性,但如果不敢于正视自身问题,受害的不仅仅是教师本人,更是误人子弟呀。 追问:如何引导教师正确反思、正视自身问题并解决自身问题? 深入思考,提出对策 发现了课堂上存在的这么多的问题,可以对症下药,我们对此感到非常高兴。加拿大著名的教育家迈克·富兰在论及教育变革时提出:“问题是我们的朋友,因为我们只有深入到问题之中,才能够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法。问题是通向更加深入的变革和达到更为满意的途径。”[1]课改最终发生在课堂上,学生学有所获,教师专业成长,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都必然立足于课堂。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以上问题,我们深入思考,经过反复论证,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一)改革课堂教学 1、教师吃透教材,精心设计问题 在备课时,教师要充分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问题。在设计问题时,注意考虑以下几点:(1)紧扣教材内容设计问题;(2)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问题,难易度适当;(3)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 设问要遵循以下原则:(1)在疑难之处提问,化难为易,领悟文旨;(2)在点睛之处提问,把握关键,明晰题旨;(3)在含蓄之处提问,变隐为显,品味深意;(3)在潜在联系处提问,由表及里,弄懂本质。 2、学生课前预习,熟悉教材内容 在课前,教师要布置预习作业,并根据学科提出相应的具体要求,并且充分利用课前3—5分钟,让学生通读所要学习的教材内容,其目的是让学生熟悉所学内容,及时把握教材难点,做到心中有数,听课时重点突出。 3、引进激励机制,树立学生自信 在回答问题时,学生可以不举手直接站起来,老师请最先站起来的学生回答;同时也兼顾学生差异,较容易的问题让基础稍差点同学回答,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基础好的学生回答。当学生答对问题时,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即使没有回答正确,学生也可以通过老师的讲解,而有所收获。在每次测验之后,对于考试成绩好的同学或进步较大的同学在全班通报表扬。对于在竞争中获胜的小组或学生,以及考试中成绩优秀或进步较大的学生可以不做作业或减少作业。 4、引进竞争机制,激活学生思维 在课堂上,学生与学生之间、学习小组与学习小组展开竞争。竞争的内容包括:(1)回答课堂问题;(2)学习小组提出问题;(3)纠正同学错误;(4)学习教师规定的学习内容。由于竞争与激励配套,学生为了获得奖励,思维处于亢奋状态,将注意力集中于课堂中,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解决所有问题。 新课程改革后,英语教材单词量大,学生平均每天要记10多个单词,在教学上存在着很大难度。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校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进行了很好的尝试。其教学流程为:展示问题,明确目标——学生速看(读)课文——关上课本,抢答问题——学习小组分任务,拼读单词——听录音后读课文,寻找并纠正语音错误——合作、竞争完成学习任务。 由于引进了激励与竞争机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作业量减少,有的学生一学期才做几次书面作业;而学习效果却非常好,每个班有半数以上的同学达到优秀。
分享到:
相关信息